校園角落課程 打開角落文化的“密碼”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3-07-31
校園的角落,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地方,誕生出他們美好的夢想,隱藏著課程的意義和兒童文化的密碼,給予學生創(chuàng)造的機會。
校園的午間到處都有學生組織課程的身影,每一處角落都有認真的小聽眾。當小團隊的時間地點相互沖突時,在小坊管的協(xié)調(diào)下,小講師們學會協(xié)商與謙讓。豐富的課程內(nèi)容,有時也會吸引老師去“蹭”課,為學生的博學多才點贊。
角落課程,是我校生活課程中最受歡迎的校本課程。學校在自主研發(fā)、自主組隊、自主溝通協(xié)作中,充分發(fā)揮潛能,在促進個性全面和諧發(fā)展上開辟了有效途徑,實現(xiàn)“校園處處有文化,角落處處有課程”的理念,成為學校課程的一大亮點。
起初,校長提出角落課程概念的時候,我們頭腦里閃現(xiàn)的是一連串的問題:給學生定什么主題?怎么指導學生備課?都是從教師角度考慮的。帶著這樣的想法,我們嘗試幫助學生備課、試講,還真拿出了幾節(jié)“精品課”。
但是,問題來了,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角落課程嗎?是兒童自己的課程嗎?
這時,校長給我們培訓:角落課程要做成孩子們獨立的課程,不應以成人為基準,更不要由老師去布置主題,那樣就偏離了我們的主旨方向。如果學生的角落課程與其他課程中的學習者和參與者的角色相同,如同成人編寫的教材一樣的課程,那么就缺了童趣,更少了“童味兒”。
看來,角落課程應讓兒童成為課程的開發(fā)者和主體。于是,教學干部共同探討如何“變味兒”。大家把問題擺出來:角落課程到底要給學生什么?是展示的舞臺、思考的平臺,還是合作的工作臺?中午的時間是否可以把角落全部開放,讓孩子為角落做主?學生的思想天馬行空,有的主題我們也不擅長,怎么辦?
帶著這樣的問題,我們在教學例會上從學習到思考到各抒己見,不斷提升認識。最終,我們確定按照以下思路建設角落課程:
一是學習,以“說說我們的課程”為題展開一個月的教學例會,通過閱讀和碎片化的學習去理解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到底是什么。二是建設,設立一個孩子們的機構,把角落課程整體負責起來,把校園交給孩子,讓他們唱主角。三是開放,發(fā)揮學生“天馬行空”的思想,把課程交給孩子們。四是把關,孩子們專業(yè)性強的主題要幫助把關,注意科學性,并與首都師范大學相關領域溝通,把教師請進來。
帶著這樣的思路,角落課程工作坊隨即成立,協(xié)調(diào)、組織、統(tǒng)籌本年級角落課程。老師逐漸淡出角落課程的舞臺,真正成為孩子們課程的幕后支持者。
校園每一處角落都在午間綻放課程的光彩。養(yǎng)正軒開講“遇見大咖”;逐夢坊里“魔術師露餡了”;兩棵銀杏樹下“水星的秘密”和“心肺復蘇的奇妙”正在行進中;最吸引人的“三國武帝記”已經(jīng)連續(xù)開課三周……最關鍵的是,每一處課程學生都聽得津津有味,不存在組織紀律的問題。這也更加說明,興趣是最好的老師,因為聽眾是依據(jù)自己的喜好選擇課程,恨不得講的時間再長一點,聽得再多一點。小聽眾反饋最多的就是:還沒聽夠,什么時候還講?
角落課程就是蓬勃生機,它給予學生希望與動力,彰顯個性美麗的色彩。它正以探究類課程的角度培養(yǎng)學生具有良好科學素養(yǎng)、創(chuàng)新精神和實踐能力。我們發(fā)現(xiàn)角落課程帶給我們很多驚喜:學生在自主合作中得到成功的愉悅,將角落課程巧妙地與生活課程的五大領域相結合,實現(xiàn)與五大領域的良好對接;小坊管,大作用,從選拔—培訓—帶領—放手的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學生的可塑性和超強的組織協(xié)調(diào)能力;開放角落區(qū)域,有效利用校園文化和現(xiàn)有資源,讓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課程的主人。
給孩子一個角落,還教育一份驚喜。在角落課程的構建過程中,讓學生自主去設計課程成為最大的亮點,把課程交給孩子自主去設計,讓學生去幫助學生,既然給他們平臺,給他們空間,給他們時間,就讓他們在實踐中總結提升。我們這些課程平臺的搭建者,就是“推波助瀾”的小噴發(fā)器。
標簽:校園角落課程??打開角落文化的“密碼”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