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、香港、大陸教育有何差異?在留學的岔路口,你該如何抉擇?
來源:好上學 ??時間:2024-04-02
留學要去哪個國家?這是每個擇校家長和學生都會對自己反復問的問題?有些家長非常明確,有些家長糾結(jié)與多個國家。對于深圳來說,因為地理優(yōu)勢,部分家長會考慮讓孩子去香港留學。
選擇不同留學國家,意味著截然不同的道路,不同的教育模式對我們的人生有著怎樣的影響?在人生的分岔路口,我們該如何抉擇?以下,Enjoy:
來源:棕櫚大道 (PalmDriveee)
作者:Xu Yifu
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一些美國、香港、大陸教育模式之間的區(qū)別。我個人親身感受了三地的大學教育,盡管時間長短不同,但體會非常深刻。
國內(nèi)、香港、美國大學的分類
內(nèi)地大學大家比較熟悉,985好211是國家的一種政策,國家喜歡給大學貼上不同的標簽,我個人覺得,客觀來說,211和985大多數(shù)時候算是一個好大學的代名詞,這些大學里的學生,也代表了中國綜合實力最強,最頂尖的一批人才。
香港學校以八大為主,類似于內(nèi)地的985與211。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巨頭,加其它的五所學校。三巨頭是:香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,這是香港排名最高的三所學校,也是亞洲頂尖的大學。
其它5所學校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、香港城市大學、嶺南大學、香港浸會大學、香港教育大學,這八大是政府重點資助的項目,一般來說是有自行評定,審核資格,要每年通過學校為自己證明符合大學的資格,而私立大學以及哪那些法定自負盈虧的大學是通過香港的學術(shù)、職業(yè)資歷評審局,來評估他們是否符合大學的資格。
美國大學也是大多數(shù)中國學生選擇的方向,私立大學以美國東部的常青藤聯(lián)盟為代表,常青藤聯(lián)盟最早是美東地區(qū)的8所體育名校組建了這個聯(lián)盟。
他們跟公立學校相比,經(jīng)費來源不一樣的,私立學校的經(jīng)費來自于社會捐款和校友捐助。公立大學又分為三類:國立、州立、市立,這三類大學資助方式也不同,例如州政府的撥款等等。
授課方式與教育理念的差別
中國以自學為主,教學為輔,大家基本上跟同一班級的人一起上課、住宿,大學四年接觸最多的也是同一班級的人。而且上課時,大跟老師之間的互動較少,也主要是以筆試的考核為主,小組討論、論文為輔。
中國大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:大學的講義精簡,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,而且價格便宜。但是由于受到政治方面以及辦學理念的影響,有部分和專業(yè)無關(guān)的必修課,例如馬哲。
關(guān)于考試方面,國內(nèi)的教育主流是答案的標準化,老師會教育你一定要跟標準答案看齊,學生漸漸有趨同的趨勢,后果是學生漸漸缺少挑戰(zhàn)的精神,缺少敢于挑戰(zhàn)權(quán)威的精神。不過,國內(nèi)大學的學科設置非常好的,學科廣泛,學生有很多選擇,所以不管是轉(zhuǎn)專業(yè),都有得考慮。
香港的大學沒有班級的概念,同一專業(yè)的人除了上課平時很少能見到的,除非你們住同一宿舍。這是一種放養(yǎng)式的教學,你愿意跟誰打交道就跟誰打交道,愿意去跟誰社交就去,完全不會限制你的自由,沒有班級的概念就沒有條條框框,我可以跟不同專業(yè)的人住在同一宿舍,了解他們專業(yè)的知識和家庭的背景。
香港頭兩年大課較多,但隨著教學的深入,小組討論會漸漸增多,或者以學術(shù)研討會的形式進行。小組討論在課程GPA中占有不小的比重,所以小組討論比較受重視。
香港教育以英文授課為主,教材是英美主流教材的海外版,純英文,教材偏貴,考試的考核形式多,有筆試、論文,主題演講、presentation,這種平時成績占比非常重。選課的時候?qū)W生是主動的,我想學什么就學什么,能夠培養(yǎng)學生的全人教育理念,全方面的提升自己,而不是填鴨式教育。
但是香港學校的專業(yè)設置不如內(nèi)地廣泛,比較重視商科的,因為香港是金融中心,所以其他專業(yè)的學生也會輔修金融的課程,也是為自己將來求職做好準備。如果在香港找工作的話,金融類的機會是最多的。香港教育比較現(xiàn)實,偏向就業(yè),本地學生一般都是畢業(yè)了直接去工作,國際學生一般是留在香港工作或者出國深造。
香港的大學一般與國外的頂尖大學有交流項目,交換項目有些長達一年時間,這對拓寬視野包括以后申請國外的master,或program也很有幫助,相當于提前適應國外的生活,跟國外的教授提前交流。香港的教師偏多元化,除了臺灣、香港、大陸,還有很多歐美的老師。
美國的學校沒有班級概念,放養(yǎng)式教學,自由組合的,教學形式多樣。只有1年級的基礎課是大課,之后有很多小組討論、研討會等各種形式。教材貴,資料繁雜,每次老師都會發(fā)hand-outs讓學生自己閱讀,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、查資料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。
國外的一個Seminar只有十幾個小班授課。我個人覺得Seminar是我上過所有課里學東西最快,也是最直接的方式。在美國上學的學生需要有較強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,由于放養(yǎng)的關(guān)系,很多送到美國去學習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較差,但適應以后,這種自我管理會讓你得心應手。
美國地大物博,學科廣泛,學生的選擇很多,在美國轉(zhuǎn)學轉(zhuǎn)專業(yè)相對國內(nèi)更容易。這也給學生了更多的機會。能提前適應美國的生活,拿到美國本科的畢業(yè)證,對以后申請Master和Phd 都有幫助。美國就是一個移民國家,人口構(gòu)成是拉美裔、亞裔、非洲裔、白人等,所以這點優(yōu)于大陸香港。
生源與學費有何區(qū)別
內(nèi)地學校標簽化特別嚴重,導致學生生源質(zhì)量直接取決于學校標簽和地理位置。所以北上廣這種特大型一線城市,競爭是惡性的,就是所有的頂尖人才都往這些城市跑。
不過學費是優(yōu)勢,因為政府資助比例大,成本低,即使民辦學校,一年學費也不會超過1萬5千人民幣,其它政府資助學校一年的學費也就幾千塊錢,很便宜。
香港學校以本地香港人為主,國際學生占五分之一的比例,因為香港的生源主要集中在三巨頭學校,以及幾個熱門專業(yè)里,香港是一個人重商的社會,商科是集中最優(yōu)秀人才的地方,包括法律,牙醫(yī)熱門專業(yè)。當然香港讀書成本高,學費分本地生和國際生,本地學生和國際生納稅的情況不同,國際生貴,一年的生活費加學費約20萬港幣。
美國優(yōu)質(zhì)生源分散,包括私立大學公立大學,美東地區(qū)有八大常青藤學校,西海岸也有很多非常優(yōu)秀的學校,比如加州大學,斯坦福大學等。近些年來國際學生以中國和印度為主,中國學生能占到國際學生的三分之一左右,印度學生占15%-20%。美國讀書成本高,公立學校國際生一年的學費加生活費至少需要4萬美元,私立學校至少需要6萬美元。
求職難度的差異
內(nèi)地大城市求職困難,在招聘會??匆姅D破頭的情況,有很多惡性競爭,好處是廣度寬,意向豐富,不用拘泥于某一類的專業(yè)。
香港產(chǎn)業(yè)結(jié)構(gòu)單一,所以求職廣度比大陸窄,主要集中在金融業(yè)。香港的創(chuàng)業(yè)機會少,因為成本高,地租貴,租一個OFFICE,很貴。
美國求職廣度寬,但由于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讀的專業(yè)多是商科或工程類,這類專業(yè)在美國較容易找工作。這種技術(shù)性的工作美國本地人不太愿意去做。
文科類、設計類、法律類在美國找工作相對困難,涉及到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。美國的工作簽證,H1B,每年要抽簽,可能你得到了offer,但是沒有簽證,只能離開美國。美國的畢業(yè)選擇較寬,也可以搞些創(chuàng)業(yè)的項目,或者Phd,文科的專業(yè)覺得工作不好找,也可以做academic,生活補助高。
3種不同教育的體會
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看到各個地方教育體制下培養(yǎng)出來的不同類型的人,國家的風貌和外在形象都不同,中國標簽化的情況很嚴重,什么事情都喜歡走形式 。
如果你覺得你喜歡循規(guī)蹈矩(非貶義詞),你是適合在國內(nèi)學習的,踏踏實實,一步一個腳印。
在香港更多的是讓我學會了怎樣獨立的思考,在這邊可以看到很多大陸看不到的資源,你可以自我審視,思考這些年來形成的三觀是否有偏差,或者是值得修改的地方。
因為之前看到的新聞都是大陸的主流媒體灌輸?shù)?,了解境外報道的機會較少。在香港這樣的地方既有正方向的引導,也有反方向的報道,需要我們篩選信息。
在美國最大的收獲就是與來自全世界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的能力,在美國不會有受到歧視的感覺,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城市,自己在里面是平等的,而且會促使你獨立處理事情,在香港覺得離家近,還是按照中國的那一套辦事。在美國就是文化天翻地覆的變化,如何與其他種族的人來相處是我之前完全沒有過的經(jīng)歷,我覺得這是我最大的收獲。
作者:Xu Yifu ,經(jīng)歷國內(nèi)高考進入香港大學三年制本科,一年上海交大預科,哥倫比亞大學商科專業(yè)碩士。文章僅為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所有人立場。
Bonnie有話說:從文章中,作者對國內(nèi)、香港、美國教育的不同感受是非常真切的,從授課方式與教育理念的差別、生源、學費、專業(yè)到畢業(yè)后的求職各方面都把自身的體會分享各大家。
留學選哪個國家,每個家庭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,都有好和不好的點,主要還是要結(jié)合家庭和自身的情況,選擇最適合的就是最好的。
如果您有擇校方面的疑惑可以關(guān)注“幫你擇?!保?lián)系我們,我們幫你解疑答惑,幫助您科學的選擇適合的國際學校哦~